代晓彤、刘伟合同诈骗被宣告无罪案
发布时间:10/20/2017 4:51:25 PM

【案情简介】

    2008年3月,被告人代晓,被告人刘伟于重庆市成立重庆鑫而合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而合公司)。同年8月22日,被告人代晓彤,被告人刘伟同被害人肖某于孟村县签订合伙股份协议,协议显示肖某投资108.1万元,被告人代晓彤投资26.8万元,被告人刘伟投资42.8万元,共同成立鑫而合公司,约定至2008年底,三人实际投资分别达到三等份,后经查明,受害人肖某交付款项后,截止至案发前,二被告人未在股东名册中增加被害人肖某姓名,更未依约增资及变更公司注册金额,被告人代晓彤、刘伟拒不返还涉案钱款,孟村县检察院出具孟检公诉刑诉(2015)37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代晓彤、刘伟目无国法,以签订合同的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另查明,鑫而合公司未进行清算,也无证据证明被告人代晓彤、刘伟实际占有了鑫而合公司的资产。                                           

  【代理意见】

刘兰林律师根据本案事实,认为代晓彤的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并提出如下辩护意见:  

1.2008年8月22日,被害人肖某、被告人代晓彤,刘伟订立的《合伙股份协议》是三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也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在这份《合伙股份协议》中,确认了被害人肖某投资108.1万元,被告人代晓彤26.8万元,刘伟42.8万元,鑫而合公司于2008年4月在重庆已成立,约定每人分享和承担各33.3%的效益和风险责任。这是三人对三方权利义务的约定,但并没有约定将肖某投资的108.1万元必须在鑫而合公司工商登记中予以显示,所以不能因肖某投资的108.1万元未在鑫而合公司工商登记中显示就推定代晓彤、刘伟等人涉嫌合同诈骗,可以说,2008年4月鑫而合公司成立在先,确认肖某投资108.1万元的《合伙股份协议》在后,但该协议是三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履行权利、义务的根本依据,所以不能成为合同诈骗罪意义上的“合同”,代晓彤只是在鑫而合公司成立时经营公司二个月,即自2008年5月份始,至2008年6月份止,自2008年6月份至2008年年底,代晓彤并未经营鑫而合公司,由于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鑫而合公司亏损60余万元,对此,代晓彤和刘伟的供述完全一致,均认可2008年亏损60余万元,而按照《合伙股份协议》,三人应当每人分享和承担各33.3%的效益和风险责任,投资本身是有风险的,不能因为投资后出现亏损就推定代晓彤诈骗,这样是不公平的。

 2.鑫而合公司在案发前仍正常经营,鑫而合公司与浙江驰成建设有限公司山东庆云明珠大厦项目部订立的《钢材供货合同》和发货清单,证明了鑫而合公司在2013年一直在正常经营,通过订立和履行合同,鑫而合公司享有对浙江驰成建设有限公司债权400余万元,也即公司的资产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推定代晓彤将肖某的投资款占为己有。                                                   

3.根据公诉方提供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代晓彤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订立合同非法占有肖某的财产。而合同诈骗罪的既遂标准为将受害者的财物占为己有,公诉方提供的证据均不能证明是在何时、何地,代晓彤以什么方法将肖某的108.1万元投资款占为己有的,只是推定,这种推定在无证据证明的情况下,明显达不到《刑事诉讼法》要求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更没有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所以,就诈骗的关键事实可以讲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4.本案被害人肖某,被告人代晓彤,刘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应受民事法律调整。股东之间基于契约成立公司属于私权范畴,公权力不应过多的干预,公司出现亏损乃至股东之间出现纠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有三方根据2008年8月22日的《合伙股份协议》,对公司进行清算,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然后根据清算结果,依据《合伙股份协议》,确定承担亏损和享受利益的数额,不应用《刑法》予以调整。                                            

判决结果

     法院认为:肖某的投资款以各种形式注入鑫而合公司,二被告人与肖某签订的合伙协议确定了三人各自的投资额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且鑫而合公司从成立之日起与其他公司存在经济往来,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代晓彤、刘伟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共同诈骗肖某108.1万元,现有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公诉机关的指控罪名不能成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依法判决被告人代晓彤、刘伟无罪。                                 

裁判文书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2016)冀0930刑初88号                                                    

                                                    

案例评析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求在客观方面,被告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在主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心理状态为直接故意,但在本案中,被告人代晓彤、刘伟于2008年4月份成立重庆鑫而合贸易公司,2008年8月22日与被害人肖某订立《合伙股份协议》,确认肖某投资108.1万元,尽管108.1万元投资在工商登记中未予显示(注:鑫而合公司在设立登记中,注册资本为50万元),但不能否定被害人肖某的股东身份,2008年8月22日的《合伙股份协议》仍是三方履行权利义务的依据,在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代晓彤、刘伟将肖某的投资占为己有,且鑫而合公司当时还在经营,对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未予清算的情况下,是不能认定被告人代晓彤、刘伟犯合同诈骗罪的。孟村县人民法院判决宣告代晓彤、刘伟无罪是正确的。                                                                                                                                                       

                                                    

结语和建议

本案被告人代晓彤被宣告无罪,彰显了司法公正,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即在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被害人和被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下就不应将本属于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适用刑法予以调整,法律的错误适用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利的后果和影响,也会给社会秩序带来不利的影响。